索 引 号: | 012947250/2025-04857 | 信息分类: | 科技、教育 / 公示公告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 生成日期: | 2025-01-2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法治建设;南京市;法治政府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依法治市工作部署,围绕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职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法治建设新方向
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引领科技创新领域法治建设,落实到科技管理法治建设全过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轮训和新入职干部培训计划,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处以上领导干部从讲政治的高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
2. 培基固本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我局以依法履职能力提升作为年度法治工作目标,在全市科技系统中持续开展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的教育培训。制定印发《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全市科技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内容清单的通知》《市科技局关于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活动的通知》,切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局系统各支部组织所属人员法规政策在线自学、交流互学、参观见学;组织行政负责人集中观摩庭审实况录像;组织新入职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市法律知识培训与模拟考试;组织做好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证件申领工作。局系统执证人员全部按时完成年度学习培训任务,通过培训教育,全系统依法履职行政的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二)服务创新发展,依法全面履行法治职能
1. 严格依法行政决策。完成《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经市人大审议通过、省人大批准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并召开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列入2024年度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建议事项。《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改)列入市人大2025-2027年立法调研项目。
2.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坚持以“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强依法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强监管和严监管落到实处。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监管要求,严格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制度,规范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部门与联合监管计划。对5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检查对象、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检查对象完成集中抽取规范检查,全过程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暑期专项治理行动期间,指导安全隐患问题机构45家,整改安全隐患问题52个。有效落实全市统一数据质量管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检查事项纳入省和市“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行为覆盖率100%。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1. 服务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2024年按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新标准实施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核的各类材料82件,开展专项法务咨询14次,发挥局法律顾问作用,为科技行政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此外,逐条梳理《南京市技术市场促进条例》《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涉及市场主体条款,对3个法规中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内容及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定内容提出专项清理意见并报市人大法制委审定。
2. 拼服务比效率,扎实做好行政窗口服务。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排查廉政风险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年累计受理省、市级科技项目27个类别共计4743项,受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3231件;完成各级科技项目及科技奖励统计、数据梳理共9个类别677项次;协助组织各类科技项目评审会15场,高效助力以科技项目为主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2024年全年窗口共接待科技项目来访、咨询近4000人次,窗口服务综合满意率达100%,窗口被评为第八批南京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四)突出普法重点,积极营造依法行政环境
1. 认真组织开展新出台政策宣贯。积极宣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和新修订的《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召开了《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宣讲会;同时深入高新园区及载体并发动各板块开展条例宣讲,专项开展法规政策辅导培训,专题制作发布宣传长图,印发条例单行本2000余册。“组织科技创新法规政策宣传推广”入选2024年法治为民十件实事情况通报。
2. 积极举办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结合科技部门职能,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时机,组织各类涉法宣讲活动和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全市第四届“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活动,组织收看民法典宣传微视频,宣法送法进基层入硅巷,培养党员群众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发挥科普基地宣传主阵地作用,浓厚普法宣传氛围。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科普宣传周南京主场活动,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850余场次,线下线上参与人数达63.6万人次,南京电视台、南京广播电台、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龙虎网等媒体宣传报道100余次。
3. 突出需求导向开展精准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统筹开展全局政策宣传工作,为企业解决资质申报、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对接、创新发展等实际困难。积极组织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联动各区(园区)开展创新法治服务宣传。结合主题教育、走访调研、“亲清・直通车”等活动,利用宁企通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对新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全链条解读,制作一图读懂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确保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应知尽知。开展“科创红桥 校企双进”系列活动服务科技创新。聚焦企业关注的科技政策,组织党员深入园区、企业一线,开展政策宣讲17场。先后组织5场企业研发负责人进高校专场活动、22场“企业专家行”活动。布局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形成“驿站牵头、园区参与、机构协同、一站服务”综合平台,定制“一区一品”专属融资产品,提供公共技术、财税法律、科技政策辅导等全流程服务,服务科技企业4000余家。
(五)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制约监督
1. 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完善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做到了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政府采购信息、市级专项资金申报通知以及项目立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信息,均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要求,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准确对外公开。统筹行政权力清单评估工作,确保线上线下行政权力事项保持一致。
2. 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建议提案160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配合南京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联合交叉检查组对我局的检查,配合完成年度全市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工作任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完善党组领导机制,切实履职尽责。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法治建设工作。特别是机构改革后,重新调整了局法治建设与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合并原公平竞争领导小组职能,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为法治政府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科学制定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并将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局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召开法治建设与宣传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落实立法执法普法方面工作,明确年度科技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与法治宣传工作要点,推动业务工作与依法行政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法治政府一体建设。
(二)强化表率作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坚持“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求,不断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制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范围扩大到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做到根本大法反复学、新颁法律及时学、专业法律不断学。通过组织集体学习、法治讲座等形式将学法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专题学习新修订、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任务落实。积极探索法治化方式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和机关建设。2024年依法落实科技部门机构改革要求,及时调整局系统组织机构和职能。聚焦当前科技创新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强化重点工作统筹、重大任务协调、重要事项联动。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协调机制,优化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关键创新要素系统布局。完成《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工作,完善5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了科技创新规划和年度任务扎实推进和落实。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新形势下,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形势对科技法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从人员构成、能力素质等方面加快构建一支适应科技创新新形势的专业化法治人才队伍。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有计划组织各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深入学习,扩大学习覆盖面,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类普法阵地和平台,着力提升全体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二)建强法治工作组织保障。强化法治建设与宣传领导小组职能,加强依法行政与科技法治工作组织领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直属事业单位的指导,夯实各级法治建设与普法宣传责任。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培育,加快构建一支适应科创新形势的专业化法治人才队伍。
(三)完善科技法规政策体系。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新出台法规政策,更好体现科技立法成果。持续抓好新修订的《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宣传与贯彻落实工作,做好科技立法“后半篇”文章。加强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统筹与文件管理报备,为全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四)依法履行科技部门职能。优化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信用审查制度流程。加强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涉企检查监管,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履职能力,推进法治型机关建设。
(五)营造科技法治创新生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弱项难点问题,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体系治理生态,为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保障。